“灵魂三问”后的第四问大家
发布时间:2019-10-31 07:00:19 来源:腾讯网 浏览次数:
《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》,马里奥・T.努尔米宁 著,尹楠 译,东方出版社 2019年版
某人走进钟表店,看了一圈,问店主“怎么你店里的每个钟走时都不一样?”店主回答:“那就对了,要不然你怎么知道哪台钟表是走得准的呢?”
这是个老笑话,之所以存留到现在,是因为它有智慧。全球时间的统一是一件带来便利的事情,但正如那句名言说的,“参差多态乃美丽之源”,以科学、精确的名义取消了彼此的区别,只怕也是损失。假如说,钟表不能随意牺牲走时精确,那么试试把钟表换成地图呢?不把公元7世纪一直到19世纪的老地图统统挂出来,还真不知道我们现在的地图有多么准确,准得简直无聊了。
打开这本《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》,看看自从公元7―8世纪以来,欧洲人如何描绘自己所处的地方,真有美院老师浏览小学生作业的感觉:压抑着想笑的心思,去发现个把闪烁的灵光。绝大多数都是“草图”,几个大色块,一些鬼画符线条,配上羊皮纸发黄的质感,视觉是既简陋又奇异。很多地图,假如转而收到某本医学史里,当作一张解释人体血液循环的图,甚或精卵活动原理的图,也是毫不违和的。总感觉,作者画着画着就“放飞自我”了,他们起码是没打算以今天我们对地图的期望,来期望他们的作品。

-
0票
开心
-
0票
板砖
-
0票
感动
-
0票
有用
-
0票
疑问
-
0票
难过
-
0票
无聊
-
0票
震惊
上一篇:“灵魂三问”后的第四问
评论已有 0 条